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郭沫若诗联修改例话——文字频改工夫自出

 2023-11-12  阅读 0

  学富五车的郭沫若才思敏捷,无论是写诗还是写剧本,常常是“妙思泉涌,奔赴笔下”。就是这么一个才子诗人文坛巨擘,也是非常重视作品修改的。他在《谈怎样写诗的一封信》中认为诗“写好了暂时放在那儿,尽可能地随时随地加以修改润色”,在《怎样运用文学的语言?》中说“自己写出的东西要读得上口,多读几遍,多改几遍”。这是他的经验之谈,也是他的成功要诀。不妨举两例,来“看看”大诗人是如何通过反复修改来锻造诗联精品的。

1942年6月26日,郭沫若应邀到北碚去观看他主笔的大型历史剧《屈原》演出。他抱起自家插花用的大瓷瓶,准备给剧中的婵娟当道具用。途中遇雨,赶到剧社诗兴顿生,脱口吟出一首打油诗。诗曰:“不辞千里抱瓶来,此日沉阴竟未开。敢是抱瓶成大错?梅霖怒洒北碚苔。” 演员们听后,有人风趣地向他建议说:“两个‘抱瓶’重复了,不太好。不如把第三句改为‘敢是热情惊大士’。”理由是郭“把观音大士惊动了, 所以才下雨啦。”饰演婵娟的演员张瑞芳也插嘴道:“这‘怒’字太凶了一点。”郭马上高兴地表示:“好的,我要另外想一个字来改正。”趁演员出场之际,他提笔沉吟:先是将“怒”字改为“遍”字,似觉不妥,继而改为“透”,仍感不好,最后决定改为“惠”字。张瑞芳下场一看,连连称赞说:“对啦,这个字改得满好满好。”过了不久,雨停了,《屈原》顺利地演出五场。郭非常高兴,风趣地说:“ 农人剧人皆大欢喜,惠哉,惠哉。” 一个“惠”字很好地表现了观音大士赐予的恩惠,这样与第三句的感情基调协和。“作诗安能落笔便好?”出自清?李沂《秋星阁诗话》。郭沫若精心选词的改诗逸事,再次为“好诗是改出来的”作了一个形象的注脚。

1962年夏,郭沫若收到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筹委会邀请其为烈士题词的信函。收到邀请函的诗人很快完成了他的对联创作:

血肉作干城,烈慨在火中长啸;

光荣归党国,英风使天下同钦。

上联的最末两字原为“永在”,写好后作者发觉上联里出现了两个“在”字,不妥,需要改。郭老感到“永在”是死字眼,而英烈是永远活着的,永远在呼啸前进,于是改作“长啸”。这一改就使全句变活了。郭对此修改还比较满意。对联写出来了,匾额写什么呢?郭为此煞费苦心,颇费周章。他起先想用“永垂不朽”、“浩气长存”、“气壮山河” 等现成词语,觉得这些太俗套、缺乏新意,弃而不用。接着想了个“藩翰中朝”,又感到“藩翰”喻捍卫王室的重臣,虽典雅,但生僻,圈去未用。后又改为“火中凤凰”、“青年师表”、“人民模范”,又觉空而不切;再又改为“血铸和平”、“国际英雄”,依然觉得和联语扣合不紧,也不称意。就这样,郭老前前后后共拟了二十多个,最后才确定用“凯歌百代”作为匾额。这四个字既通俗易懂,又意味深长:写出了黄继光精神的内涵和深远影响,与联语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郭老手书的那四个雄劲豪放、苍劲有力的鎏金大字“凯歌百代”至今仍然在纪念馆黄继光雕像后面的白色照壁上熠熠闪光。郭沫若精益求精,不厌其烦,琢磨推敲题词的佳话确值得我们大书特书。

古人云:“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有不善者,应时改定。”像郭老这样的大手笔犹能“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于屡改”,更何况我们这些初学者呢?郭沫若一丝不苟、不惮屡改的写作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要想诗联写得好,多写多改不可少。“改之又改,方成无瑕之玉”。请记住郭沫若在《武则天·序》中的谆谆告诫吧“改,改,改!琢磨,琢磨,再琢磨!铁杵是可以磨成针的。”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794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