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挽清·武英殿书签官黄景仁联
噩耗到三更,老母寡妻惟我托;
炎天走千里,素车白马伴君归。
mdash;mdash;挽清middot;武英殿书签官黄景仁联
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清代诗人。4岁丧父,16岁应童子试,3000人中名列第一,17岁补博士弟子员,但从此屡应乡试都不中。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20岁时即开始浪游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在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太平知府沈业富、安徽学政朱筠幕中为客。在朱筠幕,于采石矶的太白楼宴会上即席所赋《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诗传诵一时。乾隆四十年(1775年)27岁时赴北京,次年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二等,授武英殿书签官。33岁时游西安,客陕西巡抚毕沅幕。明年回京师,为候补丞,未补官。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35岁时为债家所迫,抱病再赴西安,至山西解州运城,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著作有《两当轩集》22卷,其中诗16卷,词3卷,诗词补遗及遗文3卷等。洪亮吉的人品一直为人们所钦敬和推崇。他和被誉为ldquo;清代李白rdquo;黄仲则生死不渝千里奔丧的高义之风,在地方志和传记文学中传为美谈。黄仲则病危山西安邑,写信给洪亮吉托以身后之事。洪亮吉闻讯借马四昼夜疾驰700里,从西安赶到安邑,替诗人办理丧事,伴其柩而归常州,并撰写了这副挽联。其心心相印的友情,崇高而可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