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既是当之无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独领风骚的诗词家书法家,殊不知,他还是当代难得的一位对句高手楹联大家。毛泽东年青时就博学多才精通翰墨,一生中创作了不少思想性艺术性上乘的楹联。毛泽东高超的楹联艺术,不仅表现了他非凡才华和幽默性格,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更为中华楹联宝库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笔者特以此文寄托追思。<?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才如泉涌随口对句
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
目旁是贵,瞆眼不会识贵人。
1907年秋,毛泽东在湘乡县东山高小读书时,得知同学肖三有本《世界英雄豪杰传》,便前去借阅。可是肖三并不乐意将书借给他,碍于情面,肖三便提出只有对出佳句方可借书,毛泽东欣然应允。肖三即兴出句:“目旁是贵,瞆眼不会识贵人。”“目”加“贵”为“瞆”,出句是拆字联,并且字里行间含有取笑毛泽东之意。毛泽东听了略加思索,便脱口而出:“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门”加“才”为“闭”同样以拆字联相对且不卑不亢,对得可谓天衣无缝。肖三根本没有想到毛泽东有如此才华,不得不刮目相看,于是当即取书相借,且从此与毛泽东结为莫逆之交。
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1917年夏,毛泽东与肖子升去安化农村调查,听说当地劝学所所长夏默安先生很有才华,便登门求教。可此人恃才自傲,直到第三次才让他俩进门。夏先生见毛泽东是个小青年,料定他没有什么本事,便提笔出句让毛泽东对句:“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毛泽东看了,略加思索,随即应对:“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此对句一出,夏先生立即对毛泽东以礼相待,临别时夏先生还特意赠送毛泽东与肖子升八块银元做盘缠。夏先生为何一转眼刮目相看了呢?原来毛泽东的对句实在太精彩了,他借景抒情,以“青草”对“绿杨”,以“池中”对“枝上”,以“蛙句句”对“鸟声声”,不仅平仄得当,对仗工整,而且遣词用字极为巧妙,尤其是后半句以蛙代言,用设问句“为公乎,为私乎?”对设问句“春到也,春去也?”更是妙不可言。意即“你夏先生有才我们应该敬重,可你对我们青年人却不该一再刁难,这于公于私都是没有道理的”。夏先生明白了毛泽东的弦外之音,深感尴尬。
情真意切浓墨挽句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往世,一掬笑容何处寻。
毛泽东喜欢楹联创作,在其撰写联语中,挽联占了相当大的份量。其中犹以这副泣母联更让人过目不忘。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是一位勤劳俭朴、善良贤惠且乐于助人的劳动妇女。她虽然没有念过书,其美德却给了毛泽东带来了巨大影响。因此,毛泽东也格外敬重母亲。1919年10月5日,文七妹积劳成疾,年仅53岁就不幸辞世,毛泽东悲痛至极。他当时正领导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斗争,因而不能赶回参加葬礼,直到中秋节时,才回韶山重祭亡灵。此时此刻毛泽东悲痛欲绝泪水潺潺,他跪在母亲坟前以泪和墨,写下了一篇感人至深,共有414字的《祭母文》,并书写了这副泣母名联。上联是说:母亲病危时呼唤儿子,至死还牵挂着自己,母亲未了的人生遗恨自己要尽量补做,这样方可报答母亲养育之恩。下联意为:母亲长期学佛广做善事,无处不能见到她慈祥面容,但人生不可再世,如今她的笑容我又到哪里寻找呢?此联既生动地描绘了母亲在病中牵挂儿子的感人情景,又充分地抒发了毛泽东对母亲的无比爱戴和无尽追思。
与民同乐挥就佳句
上盘下盘,盘叠盘,猪肉、米粉、芋头片,盘盘装好菜;
主料配料,料拌料,酱油、辣椒、蒜果瓣,料料出佳肴。
1931年秋,毛泽东在兴国县长冈乡农村调查。为尽地主之谊,陪同毛泽东调查的乡长吩咐房东准备午饭。刘大娘当即拿出一大三小四个盘子,先在每个盘子中垫上辅料芋头片,然后将已拌酱油、辣椒、蒜果瓣、沾上米粉的猪肉分别盛在四个盘子里,再打开蒸笼将三个小盘放在下面,一个大盘叠放上面,点火蒸煮。没多时蒸好的菜端到了桌上,毛泽东闻着扑鼻的香味,顿感十分新鲜,拿筷一尝,觉得味道好极了,忙问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刘大娘答道:“我们只知道这么做好吃,可谁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同来的乡长连忙说:“那就请您帮忙起个名字吧。”毛泽东笑了笑:“好说,好说,那我就为这道菜作副对联吧。”片刻之后,毛泽东挥笔写就对联。接着,他又写了“四星望月”横批,并说:“这‘四星望月’横批就算我给这道菜取的菜名吧。”在场的人听罢无不喝彩。此联上联连用六个“盘”字,下联连用六个“料”字,是典型的重言联。联语用字虽然重重叠叠,但却因其字意有所不同,颇具情趣,而横批“四星望月”则更是画龙点睛之笔,极赋诗意。从此,当地人也就真把这道菜叫做“四星望月”了。
风趣幽默机巧出句
谷磨磨谷,谷随磨转,磨转谷裂出白米;门锁锁门,门由锁开,锁开门敞迎故人。
毛泽东与何长工既是老战友,又是常在一起对句的老朋友。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队进驻井冈山,派何长工出任工农革命军第二团党代表。一天毛泽东散步来到磨房,见一老农正在推磨磨谷,正要上去帮忙,何长工来了。何长工见磨转谷破米出,灵机一动,便出句道:“谷磨磨谷,谷随磨转,磨转谷裂出白米。”恭请毛泽东对句。毛泽东连说:“妙!妙句!”想了想,说:“要对出下句的确很难,还是让我多想想吧。”二人来到毛泽东住处,毛泽东见警卫员开锁推门,顿时灵感闪现。他略一思索,便对何长工说:“我的对句有了,”接着便念出了对句:“门锁锁门,门由锁开,锁开门敞迎故人。”。何长工听了连声说好。这副对联采用局部顶真、回文、重字修辞格,生动地描写了生活中常见情景,虽带点文字游戏味道,但也足见二位非同一般的聪颖才智。
新闻胡,出版胡,二胡拉拉唱唱。
1951年3月的一天,中南海勤政殿人才济济群英荟萃。原来这天正是毛泽东与文友聚会的日子。新中国刚刚成立,一代精英们正值盛年,他们个个精神抖擞,人人文采非凡。聚会开始前,大文人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与出版总署署长胡愈之两人谈笑正欢,毛泽东见状顿生雅趣,于是出句并请众人续对:“新闻胡,出版胡,二胡拉拉唱唱。”毛泽东浓浓湘音刚落,在座学者们无不为主席快捷的反应、丰富的联想和精巧的构思所折服。此出句妙就妙在“二胡”二字不仅与当时语境相切,而且语带双关。为对出合适的下联,尽管大家搜肠刮肚苦思冥想,但最终还是无人能续出妙句。此后,这件事虽经上海《大公报》披露,但时至今日竟一直没有对仗工整、贴切自然的对句出现。从此,毛泽东即兴出句成绝对的故事便传为佳话。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788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