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虚静斋里磨联句

 2023-11-12  阅读 0

虚静斋里磨联句

杨 旭
自古诗联书画皆通的文人雅士很少,且皆能精皆能称绝叫妙的旷世奇才,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翻遍中华浩瀚的文学史,也是屈指可数,了无几人。郑板桥当属其中一位,画作多为兰竹,有时寥寥数笔,有时密密一丛,总于狂风暴雨之中,傲然挺拔,间以石为背景或前景,相互烘托,前后呼应,变化多端,尽现其妙;书法以真草隶篆四体相参,自成一家,不落窠臼,别有风格,雄浑清劲,书法中还渗入画法,而生气勃发,甚得气韵生动之致;诗词楹联作品,取道性情,有感而发,言之有物,意境深远,笔墨之外有主张,从不作奴才文章,彰显文人傲骨。板桥先生不愿趋炎附势,仕途跌宕,一度无所事事,饮酒酌茶,作画看花,关心民间疾苦,痛恨贪官污吏,往往宣泄于诗联中。扬州诗友李啸村赠他对联:“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五言十字,高度概括了他的一生。
后人模访板桥先生的文人雅士多不胜数,有本为书画中人,后兼学诗联创作,亦有诗词楹联中人,后兼修书画艺术,早几年曾提倡“联墨双修”,就是明证。四年前末学发起成立联斋,吸引全国各地诗联家及爱好者五百人入群,定期开展诗联创作活动,互相探讨,交流学习诗联艺术,美其曰:“打造诗联之家,探索诗联之美。”小小联斋,也是藏龙卧虎之地。暂不说诗词楹联曲赋中的创作高手,且说说几位身怀“杂艺”的多面强手,青海西宁的付贵宁老师,诗词楹联书画印文皆通;陕西兴平的张维社老师,诗联书法文章皆优;青海的马文旭老师,诗联书法篆刻皆美;浙江绍兴周关洪老师,诗词书法皆佳;青海张世旭老师,诗联书画篆刻皆好,等等。单说下群内我杨氏家族老师,山西运城的杨振生老师,是中国当代楹联河东流派的领军人物,诗联书画,磅礴大气,自成一家,被前任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先生誉为“联画诗书四绝”。河南孟州的杨正温老师,书画诗联具通,先后出版多部诗联书画作品集,风格委婉优雅,很是受人尊重。黑龙江大庆的杨玉才老师,今年才进联斋,诗词楹联极佳,为清人写作风格,语言优雅,善用典故,行文流畅,不枝不蔓,总能妙趣天成。尤善为文友创作的诗联作品赏析,眼光独到,语言老辣,深入浅出,洋洋洒洒,行云流水,自成风格。末学闲时也喜欢写些不咸不淡的文章,气味相投,每每读之,总让我咂舌称奇。一次与一位大庆联友微信交流,偶然得知杨先生还是本地的绘画和摄影高手,更是让我等高山仰止,膜拜无比。自古就有“遇良才者,为我所用乃上上策也”之说,联斋遇此贤良,当为联斋之幸事也。几次真诚相邀,聘任杨先生为联斋评联员,与原有评论员孙福奎先生,各有侧重点和评赏角度,相互补充,各有千秋,将成为联斋的一道独特且靓丽的风景线。
文章千古事。君子之交淡如水,总拿诗联寄情思。我也故作风雅,先后为联斋聘请的特邀书画家、评论员付贵宁、杨正温、王玉兴、孙福奎先生题赠以楹联,寄以心愫,表以内心的敬佩之情。请来的远客,当用心待之尊之敬之,杨玉才先生当也不能例外。早有为杨先生赠联之想,总认为先生是著名诗联创作家、诗联鉴赏家,我肚子里仅装的少半瓶墨水才学,岂不是鲁班门前弄斧耍锛,不自量力,有伤斯文之举,成为联坛笑话。前些日子,杨先生赏析点评学生几副题赠联,赏析的头头是道,把我费尽心机的用典、叠字、反复、通感等小玄机,轻轻松松剥离的干干净净,只露出粗糙的胴体,就连自己撰写时没意识到的用词修辞、意境意趣布置,都能高度归纳为条理清晰的条条框框,且分析的入理入情,妙趣横生,生生把学生的苍白拙作,拔高到泰岳之巅,大有一览群山小的气派。抛开那些溢美之词不谈,揉捏入联的心愫情思,总能让先生看破悟透,并用简短的语词表达透彻,一下子触动了心灵最柔软的那根心弦,让心头一颤,两眼生泪,总感叹遇到了心灵知音,此乃神交,心有灵犀的缘故吧。评联赏联是一门专业技巧,更是一门大学问,博大精深,需要博览群书,博古通今,且能熔古铸今、化古为今,需要大才学、大才情,胸中能藏山纳海,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心骛八极,神游万仞,方能做到尽善尽美,登峰造极。
天下事皆由缘起。心有灵犀的事情总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细思量也多为缘分使然。一个落雨的黄昏,我收到远方的快递,是一册杨先生的诗联集《观海听涛集》。听杨先生讲集子是十几年前出版的,一套上中下三集(册),收录了几千个作品,后因几次搬家及其他原因,仅剩下一套三册,留作纪念。通过和我一段微信群内交往,又赏评了我的几副拙联,认为学生是可交之人,性情相投,并能成为推心置腹的忘年交,互吐心志的知己。就宁愿自己留下空缺与遗憾,把最后的一套三册诗集,选出一册赠送与我,供学生拜读学习。此乃性情之举,一般人不能理解,更不会弄明白。情到深处不由己,也许本就不存在理由,一切尽在不言中。先生微信中又言,待我有闲情时能否也为他撰写一联,书之挂于书房,定将蓬荜生辉,也是人生一大幸事。君子之交,即用心之交,性情之交,交往里总平淡、透明如水,金钱就成了庸俗的“铜臭”,互表心志的片言数语,却成了最珍贵物件。情感是世界上最华贵的奢饰品。我明白了李太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当年汪伦送太白先生的情,绝对不是物质上的,一定是萦裹在浓浓的诗句行间里、才情心性里。
接下来几日,推掉一切应酬活动,下班回到家中,就一个人泡在自己的虚静斋里,细细品读先生的诗联作品,一首首诗词,一副副楹联,让我如饥如渴,如痴如醉,每每读到深情处,忍不住击节拍案,手舞足蹈,大声叫妙,弄出了大动静,惹得妻子忙推门进来,一脸莫名其妙的眼光打量我。诱得我哄堂大笑,成了中举的范进,此时的我已不再是我,是诗境里的我,是联韵里的我,是童心的我,是脱离了尘俗最纯粹的我。走进诗的深处,是一种心思神游,无穷大,无穷美,无穷享受。谢谢先生赠我的书,赠给了我心灵和精神的财富,受用终身。
初冬的雨总下得淅淅沥沥,一连几天下下止止,如同耍起小性子的林妹妹,让人捉摸不透。晚饭前还有星星在天穹眨眼睛,饭后又霏霏绵绵起来,没有停歇的意思,不用再陪妻子出去散步,妻子在客厅看韩剧,我猫到虚静斋里去煮文烹字,磨词炼句。细雨打湿了窗台外沿的兰草长叶,水珠透过玻璃的反光,闪闪发亮,煞是好看。沏一杯信阳毛尖,刚放稳,就想起给杨先生写联的事来。正是细雨绵绵惹文思的时候,且把冬宵雨夜作春宵。曾有大庆的文友做过统计,说杨先生作诗有万首、作联五千副、赏析诗词楹联文章百余篇。我不知道这个统计有没有科学依据,数值准不准确,已不再重要,也不用去考究。从我先后接触到的有限的诗联作品和评论赏析文章来看,用著作等身一词,誉以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先生的作品,诗词、楹联、曲赋、现代诗歌、评论、赏析都有涉猎,书写对象也是方方面面,每个门类都有涉及,成了音韵文学的万花筒,万紫千红才是灿烂春天。从学生所读到的作品,一叶见秋景,先生写的最多的,也是写的最好的,一是风景名胜及酬赠类作品,一是各类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品。风景名胜及酬赠类作品,用词典雅温纯,意境优美而才情四溢,读来如诗如画,妙趣横生;历史人物及事件类作品,用词厚重丰实,意境深邃而雅趣涌动,读之栩栩如生,遐想翩翩。这两类作品如两把利剑,直插文学的天空,成就了先生的文学艺术造诣,也成就了先生的文学高度、才情、学识与声誉。
看茶杯里的毛尖根根倒立,慢慢展开,茶霭里透着丝丝清香,弥漫整个书房,就连墙上悬挂的四条屏里的牡丹花儿腮颊也红润了许多。这意境不染尘俗,最适合寻觅联句。找到了先生作品的最大特点和靓点,就定下了一联重在突出先生的风景类作品,一联则重在渲染先生的人物类作品。构思就在这个框架下进行,既然是题赠联,又想到了嵌名艺术,尽量增加酬赠的趣味性和情感度。先生大名“玉才”,两字都为名词,且玉为仄声才为平声,音韵协调,词性工稳,最易放联尾成为“燕尾格”。这才猛然发现:“玉;才。”玉,暗喻心性;才,乃才情才学才思。两字,工对意联,本就是天造地设,妙趣天成的一言体奇联也。这奇联妙对是天成,名字自生自带的,不解决我的燃眉之急。还是回过头,耐下性子构思自己的联句吧。作联最讲究妙趣和奇思,有了前面的引导,妙玉和奇才,两个词就蹦出来了。
提杯连呷几口茶,温热热的正可口,佐着幽幽清香下肚,肺腑通透,两腋生风。顺手沏满,放电脑旁,接着在两个词意里思索。先想到了咏絮之才的典故,说的是东晋有名的才女谢道韫,她是王義之的儿媳,也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因诗中“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被誉为绝代才女,久而久之,“咏絮之才”也演变成了汉语成语,专门形容文人雅士有才情才学。紧接着又想到了曹霑《石头记》里通灵宝玉的典故,相传女娲为了补天漏,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五色石,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下了一块没用,落入人间成了贾宝玉含在口中出世的通灵宝玉。顺势就有了“补天当妙玉;咏絮作奇才”,两个联尾句。在这个格局下,接着往前构思联句内容,且要在诗词楹联这个主题范畴内运筹,如若偏离这个主线,也就离题万里,写得再优美华丽也是败笔,成了废品毫无意义。如此为难,何不就在首句中直入主题,切了题就有了联句的根基。就从联尾跳过中间部分,重新从联首开始入手。几番思索,半杯热茶,脑海里浮现出唐朝“诗鬼”李贺,整日带着装诗稿布囊袋,骑瘦马到处觅诗寻韵句的场景。无独有偶,又想到唐朝人称“诗奴”的贾岛,骑跛驴访诗友李凝一路上“推敲”月下门诗句的情景。来回推敲几次,就有了联首总领句,加上末句就有了联的大框架:“吟囊中妙也,……,补天当妙玉;诗篓里奇哉,……,咏絮作奇才。” 联首妙也奇哉,与联尾妙玉奇才,遥相呼应,规则重“奇妙”两字,加重情感渲染,有些“奇妙”的味道。
杨先生是一位极具才情的文人,且抛开他的诗词楹联不谈,单说他的《观海听涛集》,上中下三册,竟是自题书名,自作序跋,自画封面与封底,自绘书内插图,真可谓不具大才情者,难能为之焉。正是才情使然,走进先生的诗联里,常能读到很夸张的句词,很有些李谪仙的浪漫主义色彩,总能在四句诗里读出“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的磅礴之气势来。酬赠联有固定的受赠对象,最讲究量身定制,力争做到联似其人,联同其人。正是我们习联所提倡的“切”,切字即准焉,切准了受赠者的性格性情及处事风格,就能刻画出最鲜活的个性人物。为了进一步接近杨先生的性情世界,亦小巫学大巫,融通夸张、比拟、通感修辞手法,去思索寻觅。当似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事情,眨巴眼的工夫,“云能下酒,日可煮茶”,便浮上心头。来得自然轻松,没有灵机一动、眼前一亮的前奏,平平静静的就来了,这当是所说的灵感吧。拿云下酒,用日煮茶,是很荒诞荒唐,也是根本实现不了的事情,逻辑上也行不通。我不怕,太白先生能用,我亦能用,我相信杨先生能品出其境其意其趣的。
自古文人作诗吟句,总把梅兰竹菊、风花雪月、亭台楼阁作为抒情对象,以物抒情,借物抒情,移物抒情,而又以情言志,以情述事,以情喻理,相互渗透转换,互相宣泄叠压,几番揉搓方成诗联。不能再按梅兰竹菊、亭台楼阁老套路走,只有另辟蹊径,才能寻到柳暗花明的风景来。云下酒,日煮茶,都要用到水的原料,按着水这条藤向前寻觅,江河湖海,泉溪瀑潭,似乎都很普通平常,少了雅气,不能与云下酒、日煮茶的意境相融合。寻思许久无果。又向茶杯添些新毛尖,沏满热水,小口慢呷,清香绕口,直到一杯见底,仍是无果。抓耳挠腮,再也坐不住了。起身看满墙的书柜,书柜里成排的书脊,挂在南墙的棠溪宝剑,书案旁的黄花梨老子雕像,书柜顶上的书法家陈默题写的虚静斋牌匾,环视一周本就熟悉不过的老物件,肚里依旧空空如也。顺手开窗向外看去,雨不知几时停下,变成了雾气自下而上弥漫了天地间,看楼下不远的街道已模糊不可辨,只有两排路灯,被烟雾遮裹成拳头大的乳黄微光,在印证着方位感官。一阵微风拂面,把雾霭丝丝缕缕引进了书房,呼吸入鼻,潮潮的,湿湿的,带着楼下草坪里草木的气息。雨过的雾气,和山巅的云霭,都是大自然里生出的精灵,与神话里的仙气相通,太虚境界里,天上的凌霄宝殿里,总都是云雾缭绕,紫烟升腾。思维跟着来了,由云霭,想到了冰雪、雾霜、雨露,这些都是大自然酝酿出来的甘露仙水,在天地之间相互转化着形体,生生不息,融着天地精华,日月灵气。几次调整用词,对联的上比完成了:“吟囊中妙也!云能下酒,日可煮茶,冰雪、雾霜、雨露结为友,愿逐梦补天当妙玉。”酒和茶,本就是冰雪、雾霜、雨露化成水酿出来的;也正是女娲用冰雪、雾霜、雨露这些天地精灵,熔炼的补天彩石,沦落到人间凝成了一块通灵妙玉。
端起茶杯,去洗手间倒掉已泡透乏味的茶叶。回来重新沏满,接着构思下联。有了完整的上联,下联就跟着车辙寻韵,要容易多了。上联写景物,下联当在人文上下功夫。脑海里就浮现出陆游踏着黄昏的晚霞,骑驴去山间赏梅觅得《卜算子•咏梅》名篇的场景;又浮现出宋代诗人周敦颐雨后池边赏荷,完成传世之作《爱莲说》的场景。将典故浓缩成了“觅句骑驴,行文赏藕”两个词组,在联内当句自对,觅句行文,与上联的下酒煮茶,一脉相承,前后呼应。杨先生笔下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作品,浩浩瀚瀚,各个门类的人物,应有尽有,上古神话:女娲、伏羲、盘古等等;上古贤帝:黄帝、炎帝、尧舜等等;诸子百家:老子、孔子、孟子等等;历代帝王:秦皇、唐宗、宋祖等等;贤臣名相:岳飞、比干、杨震等等;诗坛大家:李白、苏轼、贾岛等等;文坛奇才:唐寅、曹霑、江淹等等;巾帼才女:薛涛、清照、苏惠等等;宗教泰斗:佛陀、达摩、耶稣等等;风流韵事里的:罗敷、秋香、莺莺等等,成了历史人物的百科大全。这些人物出身不同,性情心志不同,在是是非非、成成败败中演绎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生轨迹和宿命,写进了历史的经卷里,流芳千古。构思的句子出来了“是非、成败、兴衰皆入诗”,与上联的“冰雪、雾霜、雨露结为友”,成双成对,珠联璧合。美中不足,“皆入诗”与首句“诗篓里”,诗字犯重字,就将首句更改为“词篓里奇哉”,以避之。值此联作告成,联曰:
吟囊中妙也!云能下酒,日可煮茶,冰雪、雾霜、雨露结为友,愿逐梦补天当妙玉;
词篓里奇哉!觅句骑驴,行文赏藕,是非、成败、兴衰皆入诗,堪学她咏絮作奇才。
全联六十字,正应了“六十一甲子”之说。上联重天文,下联重人文,虚实结合,暗喻杨先生的两大类创作,文采飞扬,风雅无边。拙联不管写得好坏,也算费了几番心思,了却一桩心事。又细读一遍,没发现硬伤问题,就顺手微信转发给了杨先生,让它投奔自己的主人去。发罢,看手机已过十一点,鲁莽了,打扰先生休息了。揉着松倦的眼皮上床,一夜无梦,睡得安稳。早上被妻子推醒,已过七点钟,匆匆洗刷一番,没顾上吃早饭就去了单位上班。上午收到先生长长的一段微信回音,多是感谢和称赞的语词,还声称要为学生的赠联,写一篇赏析文章。呵呵,事情闹得有些大了。末了先生还回赠学生一副联作,字词优雅,诗情画意,很是喜欢:
时年四秩,致力撰联,春去秋来,案前挥笔窗悬月;
游处八方,探花觅胜,呼鸥唤鹭,桥上凭栏口占诗。
这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抛出烂砖碎瓦,引来先生的字字珠玑,惹得我心花怒放,空空的胃腹也没有了饿意,杯里的黄山红茶品起来有味了许多。历代文人撰联创作,最讲究“雅、切、新、奇”,其实皆为一个“真”字,曰真气,曰真意,曰真情,曰真趣,写出了真性情、真心境,联里也便没有了娇气、妖气、躁气、俗气和庸气。有幸与楹联相遇牵手,将相守平生,无怨无悔,不离不弃,不悲不喜。谢谢先生的赠联,不仅是美好祝福,更是严厉鞭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792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