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个融合”中写好宏大主题
王家安甘肃兰州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为喜迎盛会,甘肃省楹联学会联合有关方面启动了“喜迎党的二十大·富民兴陇谱新章”楹联征集活动,鼓励广大楹联爱好者用手中之笔弘扬主旋律,讴歌新时代。近两年来,我们相继迎来建党百年、建团百年等重大历史时刻,恢弘史册,可歌可泣。但如何更好地用楹联描绘这宏伟画卷,往往成为摆在广大楹联爱好者面前的一个难题。因为这类涉及时政类的主题,想要在政治正确、思想健康的前提下,再表情达意,有时就难免流于形式,甚至动辄写成直白如话的口号,缺少文学作品应有的底色和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我们如何在这类作品中,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我以为要做到“三个融合”,即将政治素养与诗人情怀相融合,将恢弘主题与诗人视角相融合,将特定语言与诗人辞藻相融合,从而做到有“理”有“趣”,与泛泛而谈的“口号”相较,在意境、情思、文采上均要再胜一筹。2021年为喜迎建党百年,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举办了“会通杯”楹联大赛,征集相关楹联1633副,笔者在应邀为有关作品集写序时,便谈到这个问题。这里,就以“会通杯”参赛作品为例,再就写好时政类主题作品如何把握“三个融合”予广大联友进行交流。
一是将政治素养与诗人情怀相融合,就是要胸怀“国之大者”,胸中有家国,笔下有担当,像总书记说的,“对正能量要敢写敢歌,理直气壮,正大光明。对丑恶事要敢怒敢批,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就是要表述准确,文无歧义,这正涉及到时政类主题的严肃性。有些作者往往因思维、见解、格律等方面的局限,容易忽视这个问题,比如“会通杯”参赛作品中,有关“一党”“践初心,父母心”等表述,仔细斟酌还是觉得不够严谨。也有人可能会觉这样要求过于严肃,其实保持应有的政治素养这与我们所追求的诗意并不冲突。比如同样写一百年的历程,优秀作品就可以写做:“一百年梦想,一百张问卷,绘蓝图成竹在胸,党经大考;十四五开篇,十四亿消贫,施善政初心为国,民亮高分。”联中“一百年”“蓝图”“大考”“十四五”“十四亿”“消贫”“初心”等均是时政词汇,但经巧手安排,依然可读,并非这些词语不能用,这些话不能说,关键准确表达、运用得当。就像另一幅优秀作品:“山是真金,水是白银,一马平川开富路;国为大厦,党为砥柱,百年中土换新天。”将国与党都做了形象的比喻,但类比精妙、准确,并在“白银”“平川”的一语双关中隐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就让我们在联家笔下,看到了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文学素养。显然,政治素养与诗人情怀完全可以相得益彰。
二是将恢弘主题与诗人视角相融合,就要思考何谓诗人视角?一代楹联宗师梁章钜曾引其师纪晓岚的话评价写文章时说,“文之清真者,惟其理之是而已;文之古雅者,惟其词之是而已。依于理而达其词者,则存乎气”,即清真古雅,气脉流畅,哪怕寻常景物、普通事件,经诗人笔下鼎鼐调和,便不觉生硬枯燥,依然能品出“味道”来。回到时政类主题,往往宏大磅礴,不知如何下笔,这就要求作者善于以“诗人视角”来“移情布景”,使自己的表达更富有“理趣”。比如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个宏大主题,很多作品用到了“红船启碇,赤帜引航”一类的句子,以一艘“红船”来扣合主题,接着由船而写到航行,由航行而写到远大前景,自然就能言之有物。再比如不少作品也以“北斗领航”来对之“南湖启碇”,这是化用了《论语》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意象,形象的将党的领导比喻为引领航向的“北斗星”,就将“党是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个宏大主题,以点睛之笔托出。这类作品要写好,选取合适的角度,营造动人的形象就十分关键。比如这副优秀作品:“锤镰载道,日月行轮,从血雨中来,草鞋走出光明路;国策铺宣,民生添蕊,向汗珠上蘸,梦笔绘成理想图”,用“锤镰”喻党徽,再引申为党,用“血雨”说百年曲折历程,用“草鞋”说党从人民中走来,用“光明路”说未来前景,等等,都比喻精妙,形象生动。而像是“锤镰”“红船”“星星之火”“小米加步枪”“百花齐放”“春天的故事”“撸起袖子加油干”“绿水青山”这些形象的提法,早已写入了一些正式文件和重要文章之中,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将其用之以诗联,都再好不过,也为我们开拓了思路。当然,这些年一些征联中,也经常出现一些常见意象被用得过熟过多的问题,比如“中国梦”“小康春”“新丝路”“莺啼序”等,不免让人视觉疲劳。为此,在表达的视角上加以创新,更难能可贵。要把这类题材写鲜活,写感人,还要写出新意,更要求作者须一番反复揣摩,精心打造不可。诚如总书记所说“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但好的形象也很考验人。
三是将特定语言与诗人辞藻相融合,就是要紧扣上面提到的两个方面,再以诗的语言,用艺术的手法加以提炼,即在构思上要见巧思,在辞藻上要施妙笔,在文采上要赋新意,尽量在语言文字和表现手法上避免时政类主题容易出现的被口号化、被概念化等问题。比如这次优秀作品中有一副:“成百炼钢,点一星火;祝南山寿,倾北斗樽”,通篇未见时政类词汇堆砌,但紧扣建党百年的主题,以赋比兴之手法,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对百年华诞的赞美和祝福,相较那些所谓“低级红”的写法,既见思想,又含文采。再比如这副:“水泻白银盘,披月色星辉,一马平川奔富路;山陈青玉案,奏云锣电鼓,百年华诞放高歌”,上下两个比喻贴切、新奇,由“泻”到“奔”可见豪情,由“奏”到“放”更抒壮志,一连串动词、形容词恰到好处,将整个句子写活。再来看这副:“撸袖扶贫臻骏绩,崛起看平川,待我奋承流,百年不忘西征史;凝心圆梦启鹏途,复兴须此日,问谁堪导路,一夜长明北斗星。”在“骏绩”“鹏途”的工对中铺陈开来,既言建党百年的时代背景,也写平川发展的地域新姿,结句只用“西征史”一词,就不觉将百年大背景与平川地方革命史相衔接,切题切地,衔接自然而气脉流畅,意象恢弘且文采斐然。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代会讲话中说道,我们要善于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以更好地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这是新时代用传统文化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的题中之义,也是我们今后要共勉共进的努力方向。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791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