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联
对联之短与长是相对的,但既然要讲,我以为七言以下算短联,七言以上算长联。如果说字数不是唯一的标准,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一、长联往往不是一句不停顿的话,古文法可以不加标点,但要有停顿就长了。现在写对联可以不写标点符号,但讲解时从语文角度需要把上联或下联各分开成两个短句讲,那自然就长了。
二、长联往往来源于八股文,八股文也叫八比文,所谓比就是两两相对的意思,八比就是八组,接近于八副对联,每一比的句子都比七字长,往往是固定的形式。所以是长联,要参加科举考试,就必须学做八比,也就是学作长联。
三、八股文也是有源渊的,所以长联决不限于明清才有;但明清时期中国科举兴盛发达,所以许多长联或著名的长联往往都是明清人所作,相传是唐宋人所作的长联往往有假托成分,可信度不高。
四、对联也与词、曲的形式有关,词曲中有一气呵成的超过七言的对联,所以八九十字的对联往往也有中间为必断开的,所以长联与短联也不必区分得过于清楚。
当然现代学生学习对联,对长短联要有基本区别,学习模仿写作应该以短联为主,而长联可当作独立的文章或艺术去欣赏就行了。优秀的长联创作决非仅仅有一般的对对子功夫。
附:八股范文例:
《志士仁人》
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破题)
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以是人而当死生之际,吾惟见其求无惭于心焉耳,而于吾身何恤乎?此夫子为天下之无志而不仁者慨也。(承题)
故言此而示之,若曰:天下之事变无常,而生死之所系甚大。固有临难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见危授命,而杀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决,而恒情之所易惑者也。吾其有取于志士仁人乎!(起讲)
夫所谓志士者,以身负纲常之重,而志虑之高洁,每思有以植天下之大闹;所谓仁人者,以身会天德之全,而心体之光明,必欲有以贞天下之大节。(起二股)
是二人者,固皆事变之所不能惊,而利害之所不能夺,其死与生,有不足累者也。(过接)
是以其祸患之方殷,固有可避难而求全者矣,然临难自免则能安其身,而不能安其心,是偷生者之为,而被有所不屑也;
变故之偶值,固有可以侥幸而图存者矣,然存非顺事则吾生以全,而吾仁以丧,是悖德者之事,而彼有所不为也。(中二股)
彼之所为者惟以理,欲无并立之机,而致命遂志,以安天下之贞者,虽至死而靡憾;
心迹无两全之势,而捐躯赴难,以善天下之道者,虽灭身而无悔。(后二股)
当国家倾覆之余,则致身以驯过涉之患者,其仁也而彼即趋之而不避,甘之而不辞焉,盖苟可以存吾心之公,将效死以为之,而存亡由之不计矣;
值颠沛流离之余,则舍身以贻没宁之休者,其仁也而彼即当之而不慑,视之而如归焉,盖苟可以全吾心之仁,将委身以从之,而死生由之勿恤矣。(束二股)
是其以吾心为重,而以吾身为轻,其慷慨激烈以为成仁之计者,固志士之勇为,而亦仁人之优为也。视诸逡巡畏缩,而苟全于一时者,诚何如哉?以存心为生,而以存身为累,其从容就义以明分义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志士之所决也,视诸回护隐伏,而觊觎于不死者,又何如哉?是知观志士之所为,而天下之无志者可以愧矣;观仁人之所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