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联
我个人以为,七言联是对联的最为常见的形式,也是对联长联与短联的分界线。七言联源于七言诗,就好比六言联源自骈体文上四六句一样,因为七律战胜了四六,所以对联中也以七言为主。七言联太多,多到我们可以可以比作成语中的四字成语,如果把这个比喻再放大,那就是说,成语有四言为基本形式,对联以七言为基本形式。成语中有二字有三字,相对于对联也有七字以下的,成语中的名言名句也固定化叫做成语,相当于对联中有多停顿的复句长联。
诗中有七律,句中律句,所以七律中每两句就叫一联,也就是我们说的首联、颈联、颔联与尾联。七律中间的两联必须是对偶的,所以会写七律长于七律必然也会写对联或长于对联。古人教学中的对对子、对课,一半的目的就是为了写诗作准备(另一半是为写八股文的八比作准备)。所以讲七言联,首先要说说律句的对偶形式。
第一种:平起平落。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二种:仄起平落。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不考虑上下联皆平声结尾的对联,不考虑仄韵七律,则所有的七言联与格律诗的对应方式应该就是上面两种形式。格律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犯孤平、不落三平的原则,在对联中也是适用的。
"言对"中有一部分实用的或艺术的对联,它们直接从著名诗人的诗句中来,可能是集句,也可能本来就是诗中对偶的一联,独立成联也叫对联。比较常见的几例列出来供大家品味,重点是让大家明白七律与七言联的关系密切。
鲁迅《自嘲》诗联: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毛泽东《到韶山》诗联: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李商隐《无题》诗联: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林逋《山园小梅》诗联: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