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屡建屡毁,凡十次之多。
最后一次建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1984年在它最后一次被毁100周年之际,比原楼高二层的第十一次重建新 楼,在武昌黄鹄矶原址南数百米处拔地而起。黄鹤楼得名由来有二:一说是仙人王子安或费文曾乘黄鹤过此:一说是黄鹄矶原名黄鹤矶,楼从山名。
黄鹤楼不仅是武汉、也是全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历代文人显宦题咏诗、联甚多,现谈几副流传较广的名联。
彭玉麟联:
心宽天地远,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
我辞江汉去,推窗寄语,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
彭玉麟(公元1816~1890年)是个文人,善诗对,太平军兴,他步曾国藩后尘,投笔从戎,担任长江水师提督,坐镇武昌,镇压太平军取得胜利,成为清室中兴名将,后升为兵部尚书。
宋荦联: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宋荦(公元1634~1713年)字牧仲,他父亲宋权本明朝巡抚,降清后任国史院大学士,并因诛杀自成党有功,死后追赠太子太保。宋荦因属功臣之后,故14岁就应诏以大臣子列侍卫。
何绍基联:
我从千里而来,看江上梅花,已开到红羊劫后
谁云一去不返,听楼中玉笛,又吹起黄鹤高飞
何绍基(公元1799~1873年)进士,大书法家。他站在忠君的立场上称太平军起义为劫难,以红羊谐音洪秀全、杨秀清。
李联芳联: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岫,鹦鹉芳洲,黄鹄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斜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诗情,仅留下荒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
李联芳系同治进士,官至典礼院学士。
以上各联都涉及到两个故事。一个是关于黄鹤和玉笛的神话故事。传说,古代有个姓辛的人,在黄鹄矶开一酒店。有一次,有个白发银须的道士进店化缘。店主 以本小利微,无力乐助甚感歉疚。又见这道士仙肌道骨气度不凡,便以佳酿款待,道士随即用橘皮在墙壁上画一黄鹤。临别对店主说:酒客至拍手,鹤即下飞 舞。从此酒客盈门,辛成巨富。一年后,道士重来,取笛鸣奏,黄鹤下壁,道士便乘鹤升天而去。一说这道士是王子安,一说是费文。李白也因此而有黄鹤楼中 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句。
另一个故事是唐代诗人崔颢游黄鹤楼时,题有一首七律《黄鹤楼》。诗曰: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据说后来李白登楼,见此诗后自愧不如,只好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号青莲居士,这便是崔颢题诗,青莲搁笔之典。到了清朝,有人就根据这个故事,在黄鹤楼上写了这么一副楹联:
恨我到迟鹤已去:
怪人早来诗先传。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55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