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荡口古镇会通馆楹联
会通馆是明代藏书家、刻书家、铜版活字印刷家华燧的读书室及印书工场,始建明弘治年间(1497年前后),会通馆建筑面积就达1140平方米。
荡口人华燧(1439mdash;1513年),首创铜版活字印刷,他认为自己对活字铜版ldquo;会而通矣rdquo;,故将其印书馆题名为ldquo;会通馆rdquo;。此后,华燧之侄华坚的ldquo;兰雪堂rdquo;,无锡胶山安国的ldquo;桂坡馆rdquo;,也用铜版活字技术印刷书籍。无锡华氏、安氏采用活字铜版印书是现存最早且具代表性的金属活字印本。这些印本现在都可以在ldquo;会通馆rdquo;里看到。始建于明弘治年间的ldquo;会通馆rdquo;,其原址就在现在的ldquo;会通馆rdquo;东侧。为让游客在会通馆内既能了解到我国印刷业的发展史,又能看到荡口印刷文化的精华,本地一批文史研究者曾专门前往北京的中国印刷博物馆取经,将其展示的精髓内容复制到了ldquo;会通馆rdquo;。作为中国印刷史上的三个重要人物,毕昇、华燧和王选,在ldquo;会通馆rdquo;内都有详尽的体现,尤其是无锡人华燧和王选的展示部分,更是该馆展示的重中之重。
荡口印刷文化自明代名扬天下后,虽有盛衰起伏,但一直传承不息,至今已延续了500多年,现在荡口的彩色印刷又创造了新辉煌。随着华燧的读书室及印书工场所在地ldquo;会通馆rdquo;知名度的提升,本地文史专家们也将对其展开深入研究,荡口的印刷文化必将得到更好地传承。现在现场可看到,ldquo;会通馆rdquo;内有ldquo;印刷起源rdquo;、ldquo;活字印刷rdquo;、ldquo;现代印刷rdquo;、ldquo;荡口现代印刷rdquo;、ldquo;彩印精品rdquo;五个部分,同时还展示了华燧的生平事迹。无锡华氏、安氏采用活字铜版印刷的典籍,以及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无锡人王选的手书遗嘱等珍贵资料。
馆内有联二副,分别由市楹联学会正、副会长;袁宗翰、蒋东永俩所撰,都颂扬了活字铜版印刷。袁会长之联由杨雨青先生书法:
燧人取火,始启文明万代;
铜字印书,终领璀璨群星。
ldquo;燧人取火rdquo;,此乃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之一。传说在一万多年前,燧人氏在燧明国发明了钻木取火,开启了华夏文明的起源。ldquo;璀璨rdquo;,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也用于人或事物。
蒋副会长之嵌名联由徐兆平先生书法:
会锡金风,印成典籍传吴韵;
通铜活字,铸就奇书辉汉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