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词在诗联中的应用
张汀浩广东珠海
所谓颜色对,指的是诗联对仗中的颜色词相对。我们知道,颜色词(或色彩词)有一个特点,就是能给予人们视觉上一种鲜明的感觉,用在诗联中尤其是在对仗上,可以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和工整,不仅产生颜色上的对称美,而且有助于丰富诗联的色调画面及情感,渲染和烘托气氛,具有良好的修辞效果,古往今来为众多诗联家使用。
首先,在古代不少边塞诗或表现岁月流逝、感慨世事沧桑的诗中,常常以成对方式用来映衬、烘托或点缀一种悲凉、萧瑟、孤独、寂寞的气氛和意境。如:“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唐·高适);“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唐·李白);“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唐·李颀)等。再如:“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唐·高适);“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唐·白居易)等。其次,在描写山水风景等一些诗中,借以构成富有情调的和谐画面,表现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和作者的愉悦心情。如:“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唐·王维);“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依云裁”(唐·高蟾);“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北宋·王安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杨万里)。
一些诗人通过对色彩词的应用描写,以抒发感情。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尤其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连续用四个颜色词,在上下联句中形成四个柱子进行和谐对比,构成了一幅色调优美的立体画面,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愉悦的心情。不仅如此,古代诗人们即使是用了与颜色词同音的字,也还要想法用颜色词来“借对”,以达到一种“另类”和谐美,简直到了使用颜色词痴迷的程度。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唐·李商隐);“东郭沧汇合,西出白地高”(唐·杜甫);“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照朝班”(唐·杜甫)。诗中借“沧”为“苍”,与“蓝”、“白”、“青”相对。这是一种借音对,亦能产生一种修辞美。
1927年,“黄麻起义”,著名书法家吴兰阶挥毫写了如下贺联:
痛恨绿林兵,假称白日青天,黑夜沉沉埋赤子;
克复黄安县,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
此联的一大特色,就是连用10个颜色词——上联用“绿”、“白”、“青”、“黑”、“赤”五个颜色词,下联用“黄”、“碧”、“紫”、“苍”、“红”五个颜色词,以强烈的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据考证,这副联是最早公开使用“红军”一词,更彰显历史意义。
最近,笔者在参加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方留聚老师主持的“十大名花”征联之一“梅花”时,也用了四个颜色词来相对:
贞齐翠竹,洁并苍松,不同桃李争春艳;
瘦影银姿,虬枝玉骨,偏爱雪霜斗岁寒。
河南西峡《联斋》征集革命人物专题诗联(西峡解放75周年专刊)时,其中有一位烈士白涛,当我看到烈士的名字时,突然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立马由颜色词“白”联想到祭奠用的植物“黄菊”,且刚好是平仄相反,于是单独把“白涛”与“黄菊”拎了出来形成配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拟成一副缅怀联:
攻歼日寇,惩治汉奸,耿耿白涛凭赤胆;
浩气长存,丰碑高耸,幽幽黄菊祭忠魂。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785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