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古人寻珠育子对联

 2023-10-25  阅读 0

象罔寻珠竟如意,

王骀育子多是贤。

说明:

1,象罔是中国古代寓言(庄子寓言)中人物。王骀,春秋时教育家。鲁国人,约与孔子同时。

2,这是庄子讲的两个故事:象罔寻珠、王骀育子。

3,象罔寻珠:庄子一则寓言:黄帝在昆仑山游玩,返回后发现玄珠丢了。于是,他派遣智慧的“知”去寻找没有找到;又派明察秋毫的离朱出去也找不到;再派能言善辩的吃诟去寻找也没有找到,最后而派了一个迷迷糊糊的象罔去寻找,结果却找了回来了。“玄珠”在道家被比喻为形上本体之道,即“道之本”。黄帝一生有两次向广成子问“道”。第一次,黄帝为寻求治国之道,前往崆峒山拜访广成子。广成子骑鹤显现在虚空,指点黄帝:“没有见积云就想下雨,不到秋天就想草木黄落,怎能谈道呢?”说毕,驾鹤隐入云霞中。此时,广成子已经给了黄帝一颗玄珠“道法自然”。

黄帝在昆仑山有一座壮丽的行宫,四周围着白玉栏杆。行宫里种着珍奇的植物,如高达四丈的大稻子、琅玕树、不死树等,也有凤凰、鸾鸟等神禽,还有数不清的奇珍异宝,一副仙家气派。那里还有“稍割牛”、“视肉”、“无损兽”等动物,只要割下一块肉,很快又会再长出来,食之不尽。生活在这里的人,虽然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但生命还是有限的,还要六道轮回。

一次,黄帝登临昆仑仙山,在行宫游赏时想起广成子,向往那长生不老之道,也就是想得到“道之本”,即了解玄珠的真面目。他这念头一出,玄珠就“丢失”了。他只有忘掉“道之用”,才能找到“道之本”。

那时人们知道日落日出、春夏秋冬是时间在起作用;植物的生长、人体的衰老、物品的陈旧、社会的兴衰等等是时间的造化;物体运行的速度、食物的保质期等等,我们人类空间的一切都与时间有关。可是,谁见过“时间”长啥样?真正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的了解仅限于“时间之用”。正如《庄子》中的寓言所说的,黄帝发现玄珠丢了,派才智超群的“智”,视力极好的“离朱”,闻声辩言的“吃诟”去寻找“道”(玄珠),都找不到。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人活在世上,都在追求五官和心意的满足与刺激。用充满人欲的眼睛、耳朵、思想意识,怎么能见到“道之本”呢?过去有一些道士,修炼时自己把自己的眼睛弄瞎、耳朵搞聋,他就是不想让世俗的东西通过五官来污染纯净的内心,影响修炼。

黄帝在100岁时,第二次向广成子问道。他独自一人爬崆峒山,鞋磨穿了、脚磨破了,寸步难行时、以膝代步;爬上山时,膝破血流。黄帝拜见广成子,请教长生之道。广成子缓缓答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将守形,形乃长生。”黄帝听了,字字入心,顿觉豁然开朗,明白了如何找到玄珠(如何修道)。

黄帝下山后,依广成子所教之道,静修养身,渐渐做到像《庄子》寓言中的象罔那样,对世俗中的一切“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一百二十岁时,黄帝终于得道,乘龙升天。

4,王骀,其人足断形残("兀者"), 而注重修明内德,处事能"守宗"、"保始"、"游心乎德之和",求学者甚众,与孔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即以"不言之教"而达到潜移默化。王骀,是身教重于言教的典范。鲁国有一个没有两腿的人名叫“王骀”,他的学生比孔子还多,至少跟孔子差不多。“鲁国有很多的人才,至少有三个,一个是庄子、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骀。

王骀学说没有留传下来,他的思想非常怪,见地不同常人,如果流传下一定会给古今教育增添绚丽色彩。据说,王骀教育学生主要是运用自己渊博知识和模范行为潜移默化感染学生,其实就是当今提倡的身教重于言教的教学方法。他教出来的学生大多是知识丰富、德厚博学的贤者达人,所以孔子十分佩服他,情愿做王骀的学生。

孔子解读王骀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

孔子说,王骀是真正的圣人,得道的人。我呢,心里早就想拜他为师,只不过还没有去罢了,

世界上有一个大问题:人的生死问题,这是人类的大问题。孔子说王骀已经了生死了,这是修道的最高境界。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62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